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人才招聘
首页
脉管炎
静脉炎
血管炎
下肢静脉曲张
大动脉炎
雷诺氏综合症
糖尿病坏疽
动脉硬化闭塞症
其他周围血管疾病
>>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 特色主治 > 特色主治
      一、动脉硬化闭塞症概述
      随着国内饮食结构的改变(摄入含脂食物增多)、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检查诊断技术的改进,被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有增多趋势。动脉硬化闭塞症为动脉因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动脉管壁狭窄、闭塞,使肢体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的一种疾病。下肢多于上肢,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约占10%。主要侵犯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股动脉等大、中型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动脉中层变性和继发血栓形成而逐渐产生管腔闭塞,使下肢发生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动脉搏动消失,肢体组织营养障碍,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疽。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等因素,目前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已成为中老年常见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本病的症状表现类似于中医“脱疽”范畴。 
      二、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表现
      1.发病多在50-70岁,男性居多。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等。
      2.根据症状的轻重程度,临床分为四期。
     Ⅰ期:患肢稍凉或轻度麻木,活动后易感疲乏。尚无明显下肢缺血症状。
     Ⅱ期;行走出现间歇性跛行。
     Ⅲ期:出现静息痛,即不行走亦疼痛。
     Ⅳ期:发生肢端溃疡或坏死,皮温降低,感觉迟钝。如合并糖尿病,则足及小腿坏死机会增加,且易合并感染。
      三、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理
    动脉硬化闭塞症多见于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和股动脉。股动脉的病变常发生在内收肌管内,股深动脉极少受累,胫后动脉常见有阻塞而腓动脉则常不受侵犯。动脉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内膜呈不规则的粥样硬化斑块、钙化和纤维化。粥样斑块含有胆固醇、胆固醇脂、磷脂、甘油三脂、类胡罗卜素和噬脂细胞。动脉中层变性,呈不规则变薄。
  本病的发展常呈进行性,粥样硬化的内膜可发生溃疡和出血,继发血栓形成,造成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使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发缺血。闭塞的部位高,累及的范围亦较广。发生的速度较快,机体侧支循环未能及时代偿,则缺血较重,受累组织的范围也较广。反之,在动脉的远端缓慢地发生局限性的闭塞,丰富的侧支循环可以充分代偿,组织不致产生明显缺血,临床症状轻微或不产生。肢体组织慢性缺血以后,皮肤萎缩变薄,皮下脂肪消失由纤维结缔组织所替代,骨质稀疏,肌肉萎缩,出现缺血性神经炎,当组织缺血严重到组织不能获得维持活力所必需的氧含量时,就会导致坏疽。肢体的坏疽往往先从末端开始,可以局限在足趾处,也可以扩展到足部或小腿,很少超过膝关节。在缺血程度相同时,糖尿病病人的组织更易遭受损害和感染。


 
Copyright by www.gymgy.com 版权所有:河北高阳血管病医院(原河北高阳脉管炎医院) E-mail:hbgymgy@163.com
地址:河北省高阳县佟麟阁大街1号(高阳宾馆北侧)  电话:0312-6605999 0312-5658999 传真:0312-6623628备案许可:冀ICP备2020029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