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人才招聘
首页
特效中药
激光疗法
>>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 特色治疗

      治疗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大动脉炎,雷诺氏病,糖尿病坏疽等周围动脉性疾病的中药特效方剂。破栓复脉汤内服,以毒攻毒,破栓逐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再生新血管,建立侧支循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给患者再造一套新血管。疗程短,见效快,愈后不易复发。


一、动脉病

  1)脉管炎
  脉管炎是动脉系统炎症疾病的总称,包括微生物感染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病变。狭义的脉管炎是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肢体动脉阻塞的程度,范围,侧枝循环的多少,以及病情进展的速度。临床分为三期:
局部缺血期: 肢体的中小动脉内膜增厚,管腔内血栓形成,远端肢体供血不全,出现怕冷,发凉,皮肤温度低于正常,胫后及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及间歇性跛行,足背静脉充盈时间延长。
  营养障碍期:随着供血不足的加重,出现静息痛,即休息时仍疼痛不止,同时有趾甲生长缓慢,增厚变形,汗毛脱落,肌肉萎缩等。疼痛以夜间加重,抬高时加重,下垂时减轻。
  坏疽期:当中小动脉完全闭塞后,肢体远端皮肤暗红或黑褐色,并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久之出现一个或多个趾(指)坏疽,疼痛剧烈,彻夜难眠。

  脉管炎病人都很痛苦,甚至无法坚持配合医生的治疗。本院采用“A.B.C"治疗法,3-5天疼痛即可得到控制。再根据病情采用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临床效果显著。尤其对三期脉管炎患者,我们更是经验丰富。

      特色治疗:脉管炎病人都很痛苦,甚至无法坚持配合医生的治疗。本院采用“A.B.C”治疗法,3-5天疼痛即可得到控制。再根据病情采用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临床效果显著。尤其对二、三期脉管炎患者,根据病状采取干细胞移植或介入治疗效果也非常好。

  2)动脉硬化闭塞症
  症状:肢体发凉、麻木、颜色苍白、患肢疼痛、运动障碍行走一段后出现下肢疼痛,休息后才可缓解,趾甲增厚、小腿肌肉萎缩、足趾、手指变黑坏死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
  症状特征:
  一期:患者感觉麻木、发凉,肢体怕冷。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二期:患者出现行走一定距离后肢体疼痛,休息数分钟可缓解--间歇性跛行;
  三期:上一期症状继续加重,休息时疼痛持续,常抱足而坐,夜不能寐;
  四期:肢体严重缺血缺氧,导致肢体端溃疡、坏疽、甚至需要截肢。
  治疗方法:
  1、采用动脉介入直接给药,扩张血管,一至三天快速止痛,控制急速恶化的病情。
  2、根据病情和不同年龄,调制合理的治疗方案,中药内服及外缚兼用,二十天左右即可治愈。

  3)雷诺氏综合症
  症状:本病的特点是在寒冷刺激和精神紧张时手指皮肤出现典型的发作性苍白,紫绀、潮红性改变。当手指苍白和紫绀时,指端可有麻木,刺痛,发凉和感觉迟钝感。当皮肤转为潮红时皮温升高可伴有轻度灼样胀痛,肤色正常时消失。
  病因:特发性雷诺氏综合症病因迄今未明。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寒冷刺激:病人对寒冷刺激比较敏感,其发病率在寒冷地区较高,年轻女性人群的发病率可高达20%-25%;
  2、神经兴奋:病人多属交感神经兴奋型;
  3、职业因素:长期从事冷热交替工作如食品行业的工人,雷诺氏综合症的发病率增高。
  4、内分泌絮乱:女性约占70%-90%。病人症状在月经期加重,妊娠期减轻,可能与性腺功能有关。
  5、其它因素:病人常有家族史,可能与遗传有关。
  病理:雷诺氏综合症是由寒冷或情绪激动诱发的暂时性血管收缩现象,但确切的发病机理所知尚少。肢端苍白,青紫和潮红是雷诺氏综合症典型皮色三阶段变化。长期反复发作,少数继发血栓形成,管腔闭塞,指端可发生溃疡,偶可坏疽。
  治疗方法:此病发病率较低,多种病症都跟冷有直接关系,我院采用中药全面调理,局部浸泡,雾化促生长,病情很快得以控制,再加上中西医结合治疗,近期、远期效果都很理想,只要病人注意保养,春冬季节加以中药调养,就完全治愈了。

  4)糖尿病坏疽
  症状:血糖增高,持续时间长或不稳定。肢体末梢发凉、颜色变化
  患肢怕冷、麻木、疼痛、苍白、运动障碍,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休息后才可缓解
  足趾、手指破溃、变黑或坏死;足部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症状特征:0级:颜色改变、感觉障碍。温度变化。疼痛;1级:皮肤表面溃疡,无感染;2级:较深溃疡,涉及肌腱、关节囊;3级:深度溃疡,伴见骨组织病变,骨髓炎;4级:缺血性溃疡,局限型坏疽,合并神经病变;5级:广泛性全足坏疽,需要截肢。

  治疗方法:首先控制血糖,同时采用局部介入用药,结合中药(我院祖传秘方)口服、浸泡,逐一袪腐,雾化生肌,辩症施治,无需截肢。

二、静脉病

1)静脉溃疡  
  下肢静脉溃疡是重度下肢静脉曲张的并发症之一。由于下肢静脉曲张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小腿大隐静脉区域的皮肤出现营养性改变,即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久之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出现湿疹和溃疡形成。多见小腿内侧下1/3及足靴区,呈单发或多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溃疡较浅,周边坚硬,底部的肉芽多为淡红色或灰白色,表面高低不平,并覆有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呈深褐色色素沉着,多伴有水肿。多位难治性溃疡,收口后因静脉曲张而反复破溃,如此反复,有的甚至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中医称之为“臁疮”腿。
  治疗方法:迅速控制伤口发展,在溃疡处加以生长因子疗法,雾化吸收,袪腐生肌,拳头大的伤口,20天左右即可治愈,让伤口完全愈合!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症状:
  1、周围型:也称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为小腿疼痛和轻度肿胀,活动受限。足背屈时牵拉腓肠肌引起疼痛及腓肠肌压疼。
  2、中央型:也称髋股静脉血栓形成。左侧多见,表现为臀部以下肿胀,下肢腹股沟及患侧腹壁浅静脉   怒张,皮肤温度升高,深静脉走和压痛。血栓脱落可导致肺动脉栓塞,威胁病人生命。
  3、混合型:即全下肢深静脉及肌肉静脉丛内均有血栓形成。开始症状较轻未引起注意以后肿胀平面逐渐上升,直至全下肢水肿始被发现。其临床表现不易与中央型鉴别。
  4、股青肿:患肢皮肤呈暗紫色,疼痛剧烈,常伴有动脉痉挛,下肢以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皮温降低,进而发生高度循环障碍。全身反应重,易出现休克及下肢湿性坏疽。
  5、股白肿:当下肢深静脉急性栓塞时,下肢浮肿在数小时内达到最高程度,肿胀呈可凹性及高张力,阻塞主要发生在股静脉系统内。当合并感染时刺激动脉持续痉挛,可见全肢的肿胀,皮肤苍白及皮下网状的小静脉扩张。股青肿和股白肿较少见,是下肢病的特殊类型,也是紧急状况,需紧急手术取栓,方能挽救患肢。
  病因:可根据肢体肿胀的平面估计静脉血栓的上界:
  1、小腿中部以下水肿为静脉;2、膝下水肿,为股浅静脉;3、大腿中部以下水肿为股总静脉;4、臀部以下水肿为下腔静脉。
  治疗方法:准确血栓形成的原因,定位血栓的位置。如急性期(一般指发病之日20天内)可采用直接取栓,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良好,恢复很快。如超过急性期,治疗相对时间就较长,采用西医治表,中医中药治根的原则。与以施治,同时精确科学的物理治疗,四五天即刻消肿去痛,二十天可基本恢复出院。我院在此病的三十年临床治疗中,治愈率在98%以上,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北京、石家庄、河南。江苏等血管专家多次来院临床观摩研究学习!


 


 



 
Copyright by www.gymgy.com 版权所有:河北高阳血管病医院(原河北高阳脉管炎医院) E-mail:hbgymgy@163.com
地址:河北省高阳县佟麟阁大街1号(高阳宾馆北侧)  电话:0312-6605999 0312-5658999 传真:0312-6623628备案许可:冀ICP备2020029461号-1